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希望广大网友给麻江隆昌赵华甫老师投上一票

  • 醉美多彩麻江
楼主回复
摄影协会会员摄影协会会员
  • 阅读:28728
  • 回复:5
  • 发表于:2013/10/29 21:24:0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麻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麻江隆昌赵华甫老师荣幸被列为2013年“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候选人。以下是投票网站:
网络投票地址:http://www.greenandshine.org/jspx/photoinfo.asp?PID=61#top
 投票时间:2013年10月25日20:00至11月3日20:00。
 候选教师公众投票数将成为确定“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2013年度15名获奖教师的重要依据。欢迎各位网友为您心目中认为优秀的乡村教师投上一票,谢谢大家! 

候选人故事分享


    我的家乡麻江县杏山镇六堡村是一个畲族聚居的贫困山村,过去由于贫困和 “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不愿送女孩入学。1988年,我们村只有一个女童上过初中,女童入学率仅占23%。为了解决畲族女童入学问题,1989年上级党委、政府决定在我们村创建了全省唯一的一所畲族女子学校,免费让畲族女童入学。1992年,我就在这所学校里默默工作,先后历任教师、校长。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初期,为让畲族女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办学模式,除了上好国家规定的文化课外,在滋根等公益组织的支持下我把畲族文化引进课堂,聘请当地民间艺人传授畲族粑槽舞、芦笙舞、刺绣和畲家歌等畲族文化精华,吸引畲族女童入学。我还根据畲族女童入学前在家使用母语,到学校后使用汉语,低年级学生不懂汉语言的情况,在低年级开展畲汉“双语言”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接受汉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翻译官。现在我成了“双语”教学骨干教师。

    2012年3月,根据上级的布局调整,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后,我到隆昌中心学校任副校长,主管宿管和校园文化等工作。在工作期间,我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宿管部管理好,让学生住得安心、家长放心。我们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建立“悄悄话信箱”和“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更好地服务留守儿童。我还结合当地畲族文化特色,通过学校这个阵地,传承畲族优秀文化,把畲族粑槽舞、畲家歌等优秀文化引进校园,努力打造校园文化,使学校形成浓郁的畲族文化氛围。2012年“六一”前夕,我校表演的畲族舞蹈《畲乡情韵》在全县城关地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12年底,我校寄宿制工作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今年初,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文化进校园一等奖”。今年暑假,我校编排的粑槽舞在全州少儿舞蹈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这些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我自己。
 

第三方评价


    说真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眼里的赵老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当我读大学后,回头来看,才发现赵老师在我们家乡的那个小山村里,确实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赵老师在工作的同时,不遗余力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令人敬佩!(曾经教过的学生)

    赵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我的孩子年纪小,来住校我们很担心,但当我们来到学校看到赵老师照顾我们的孩子很好,我们放心。我家孩子的零用钱我都交给赵老师,由他替我每天给2元钱,我们相信他。(来自家长)
 

推荐机构/人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

    推荐理由:

    赵华甫老师,贵州麻江县六堡东家人(1996年认定为畲族),1987年高中毕业;那一年高考落选使他一蹶不振。也就在那年初秋,寨子上班了一个扫盲夜校,村支书找他去教。开学的第一个晚上,当他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黑压压的一片: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哥哥嫂嫂,弟弟弟媳,总共42人,最大的51岁。他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光,穿透暗淡的灯光,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从那时起,赵华甫老师看到家乡父老乡亲能这么执着来读书识字,他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全身心投入到扫盲工作中去;白天,他劳动之余找些书来读,充实自己。从那时候起,他开始了艰难的文学之路。赶场天,他常常翻山越岭座三十多里山路去县城的图书馆借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几乎认识了他。也是那个时候起,他的第一篇山文《那山·那水·那方人家》开始孕育,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贵州民族报》上,反响不错……

    后来赵华甫老师对村支书请到在村里小学代课,同时也在坚持为村民扫盲。有一年,寨上有一个妇女实在不愿来夜校上课,如果她不来将影响当年的扫盲验收。赵老师想了许多办法,那位妇女还是不愿来夜校上课,最后赵老师想了一个办法,背一块黑板去她家教学。他的做法感动了她一家老幼,那位妇女无法拒绝赵老师执着的工作。就这样,赵老师用四个月的时间,硬把一个文盲扫除了。他说,尽管那年他只扫除一个,但成功的喜悦不亚于扫除一个班。虽然那时候他当代课教师,每月才40多元钱,但他觉得生活很充实。

    就这样,赵老师近十年的坚持与努力,1997年县里决定破格把他从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2000年主持村里村小学的工作。这又开始了赵老师另一个新的篇章。正如江南大学胡付照教授对赵华甫老师的评价:赵老师,他是六堡东家人(1996年认定为畲族),从代课教师做起,如今领导着这座具有传承东家人(贵州畲族)文脉意义的学校。而且,他善于学习,敢于挑战自我,已经拿到了大专学历,而且和国内的一些文化学、人类学的学者专家都有研究合作,在厦门大学的课堂上他给研究生们作东家人文化讲演,他已完成了东家人文化研究的两部著作,正待出版(其中一部已于2012年出版)。他自嘲说,“我有今天的事业,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别人说我是一个土专家,麻江县志名人谱上已经记载了我,我对东家人文化的研究被专家们认可,已经非常自豪了。无论畲族女校的明天如何,我对东家人文化的研究一定不会停止。”是的,赵校长从实践中走来,又注重理论研习,他尊重实践,注重事实的研究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而作为东家人和东家学生老师的赵华甫则不仅仅将包含民族文化在内的乡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又不忘引入游戏教学、课外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并在全县乡村小学中率先开设英语课;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提高我们畲族女童的综合素质,增强女童的自信心。赵华甫老师淳朴、认真、细致的作风和态度,以及对家乡乡村的自信态度,感染了其团队的其他同事,点滴入学生心中,影响一生。了解学生、沟通家长、感受故乡乡村,传承民族文化,他的教学理念在《六堡女校》这一描绘曾经贵州唯一一所女校的纪录片中禁不住显露出来。

    赵华甫老师他一直自嘲自己是个土专家、实干者,他所作的这些是的职责和业余好;而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乡文化热爱与自信,这些年只要一有空,他经常带自己的女儿回到村里去劳动,走访村里不同的人,并力所能及的协助村里做一些家乡发展的事情,这让我们看到了赵老师对家乡发展的一种担当!
 

相关链接

·传承东家文化的“土专家”——记畲族党员教师赵华甫
·畲族第一部历史文化巨著面世

  
  • 麻哈人
  • 发表于:2013/10/31 13:36:35
  • 来自:广西南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投了赵老师一票
(0)
(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野风
论坛管理员核心会员荣誉会员实名认证会员光明E家
  • 发表于:2013/10/31 16:16:15
  • 来自:贵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已经投票。
(0)
(0)
  
  • 东家人
  • 发表于:2013/10/31 22:49:45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劳大家了。不管的不得,有大家的关照,我已经很满足了!
(0)
(0)
  
麻江电商创客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3/11/2 8:07:32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了
(0)
(0)
  • 麻江游子
  • 发表于:2013/11/5 14:13:30
  • 来自:福建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晕  几天没上论坛,错过了这个机会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43df06a12cdb8fcd0b249d46f72670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