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河坝枫染工艺

  • 空灵
楼主回复
  • 阅读:25415
  • 回复:4
  • 发表于:2011/5/19 10:42:05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麻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河坝枫染工艺


河坝简介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东南部40华里的一个山谷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河两岸是肥沃的田野,田边的山脚是散步着些村庄。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从山下飘起的青烟时缭绕在山上,青山时隐时现宛如一幅仙境。这里是“官育”。“官育”就是“育”生活的地方。“绕家”自称为“育”,史称为“幺家、“禾苗”、“夭家”或称“绕家”等河坝绕家自元朝起开始有记载,距今700多年。“绕家”人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封建统治者的驱赶和残酷镇压,被逼辗转迁徙,人数大大减少,居住区域被割裂,现在仅有都匀和麻江两地上下绕家分别聚居在这里。19923月,麻江县河坝“绕家”被认定为瑶族这就是麻江县龙山乡河坝中心村,这是个麻江县瑶族人生活的地方。
麻江县龙山乡河坝中心村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民族民间工艺品广为流传,特别是与刺绣手工艺品因做工精巧,图纹朴素,对比强烈,是该村手工艺品中的精品,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到该地收藏蜡染、刺绣和民族服饰等工艺品40多件。据当地老人描述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优质古老传统工艺较完好者之一。
枫染的由来
据老人讲,枫染的来源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绕家的祖先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很容易引人注意。当时绕家人少势弱,常受外族人的驱赶欺负。有一次,绕家的祖先被遂到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不得不把树叶煮来当饭吃。一天,一个妇女在煮树叶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头巾掉进了锅里,一会儿捞上来时染成了深蓝色,而且怎么冼也冼不掉。后来,大家觉得这种颜色特别好看。如果衣服都染成这样,就不容易被外族发现了,所以,绕族同胞们都学着用这种叶子来染衣服。再后来,妇女们为了好看,又用枫油在布上点花,再拿去染,这样衣服就更加漂亮了。从此,绕家妇女和姑娘们就一直采用枫脂染。
枫染工艺制作过程
河坝染的工艺制作流程相当复杂,且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蜡染
河坝瑶族蜡染的工艺流程是:每年六、七月份,在枫树的主干皮层用刀斧划出若干道条痕,待流出枫脂后即取回待用。
当地瑶族妇女在自织白土布或从市场买的蓝布用复写笔绘上精美的图案图案主要以花、草、虫、雀、鱼等为主间以几何纹、雷纹、云纹、锯齿纹等等 。然后,将枫脂和牛油大约按10:2的比例混合(代替蜡),装在一只小土碗里,置于盆装的热草木灰上,灰中埋上少许红炭火,以保恒温。待两种油缓慢融合后,就用竹制小蜡刀(自制)蘸油复涂于画好的图案纹络待蜡干后,送到当地染匠作坊浸染,然后取回拿到河边漂洗、去蜡、阴干,便可出现青底白花、蓝底白花,或青底蓝花等色彩对比鲜明的花纹图案,图案形迥各异,色彩调配和谐,优美典雅。风格是粗中有细、布局饱满而不杂,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图案生动、变化多。过去的当地瑶族妇女和姑娘们都特别热衷于该技艺。
枫脂染工艺品的特点及用途
河坝瑶族的枫脂染色工艺世代传承,历史悠久,手艺独特。
布料主要是河坝瑶族本地的自纺、自织的白土布为主,当然也有从市场上买的蓝布。本地的土布厚重、耐磨,是劳动穿戴的好衣料。常用做衣裤。
枫染的工艺品做工精巧,图纹朴素,对比强烈,图案题材多以花、草、虫、鱼为主,间以几何图形、雷纹、云纹、锯齿纹等等。由于瑶族枫染采用枫树油脂来勾画图案,枫树油脂料质细密,能把布料完全封闭。在漂染的过程中染色浸透不到枫脂勾勒的画面,不会出现像蜡染的那种漂染裂纹,故而图案保持细密完整,纹路清晰,非常美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瑶族的工艺广泛应用到瑶族的日常生活中,染成被面,头巾、刺绣包、背带、童装花衣、口水兜,盛装、便装等等,配合精美的瑶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杰出价值
河坝瑶族蜡染属枫脂染类,与其它民族的蜡染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牛油和枫香油的混合物代替蜡,在浸染的过程中,因没有蜡的破裂,所以在蜡染成品上没有冰纹的产生。因此,所制作成染布图案清晰,纹路特别鲜明、朴素并且图案对比相当强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河坝瑶族上代人所传承下来的图案,有着很高的审美、研究和收藏价值据调查,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蜡染厂家、学者及外国友人都纷纷慕名前来该村考察,都对河坝村形迥各异的蜡染图案和精美的蜡染制品赞不决口,并对其进行收藏。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来到河坝村,收藏了该村的蜡染工艺品40多件。
二、 濒危状况
目前,河坝瑶族染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河坝村外出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加,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员带来的外来的文化冲击了河坝的本土文化,致使河坝的年青人越来越汉化,所穿着的服饰已不再是土布衫而改成西装及流行的时装,即使在村里的隆重节日里,也很少看见当地的村民着本族服饰了。用染制成的被面、桌布等生活用品也已逐渐被现代的商品所代替,染工艺制品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其次是瑶族染技艺面临失传。如今,在河坝村,只有少数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人能从事织布、绘图、点蜡花等瑶族蜡染技艺。更为严重的是,据调查,目前在整个河坝村只有一名染匠,并且该染匠也已年越古稀。
杨应勤老人就是目前河坝村的唯一一个染匠,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河坝村瑶族蜡染鼎盛的时期就开始从事染匠这一行业的,当时,在整个河坝村象杨应勤这样的染匠就有十多个。直到1999年时,还有三名染匠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从事这一行业的染匠们已很难维持生计,致使到现在就只有杨应勤老人还在执着从事着这一民族手工技艺。
杨应勤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但是令老人最心酸就是,现在的年青人都认为染匠这一行业收入太低,几乎都不愿意学习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导致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面临湮没失传。
最后是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麻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政府虽然十分关注这些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发展,但由于财政困难,县委、县人民政府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当中,致使这一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 
  
  • 麻江游子
  • 发表于:2011/5/19 11:44:15
  • 来自:福建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民族工艺,希望能够有人传承……
(0)
(0)
  
  • 麻哈人
  • 发表于:2011/5/20 8:37:15
  • 来自:广西南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但愿传统的民族工艺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 


(0)
(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在路上
  • 发表于:2011/5/20 9:41:00
  • 来自:贵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麻江县电子商务中心
论坛管理员麻江电商创客
  • 发表于:2011/5/27 14:49:27
  • 来自:贵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已推荐至“本地通”—麻江文化:http://mj.ccoo.cn/bendi/info-38556.html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43df06a12cdb8fcd0b249d46f72670eb